利率 利率市大额提速存单场化上行
近日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或放开的大额消息引发市场关注。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存单目前银行存款利率鲜有动作,利率利率但部分银行调高大额存单利率,上行市场速上调幅度有所区别。化提业内人士认为,大额存款利率将渐进式放开,存单不可能一步到位,利率利率短期内或给银行净息差带来负面影响,上行市场速但幅度可控。化提
多家银行上调大额存单利率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大额预计存款利率上限将渐进式放开。存单中银国际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励雅敏表示,利率利率如果央行此时放松对存款上浮区间的上行市场速管理,主要目的化提应当是对当前存款与金融市场双轨利差的纠偏,存在一定合理性。但一次性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可能性较小,可能是将存款上浮区间扩大10%,或先行放开居民和企业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
“存款利率调整可能并不是一次性完全放开,而是按照商业银行规模分批进行。目前我们银行在存款利率方面并没有太大动作。”北京地区某中型股份银行零售经理表示。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时获悉,目前已有多家银行调高大额存单利率。其中,建设银行4月14日率先推出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45%的大额存单,认购起点金额为30万元,期限为一个月至一年。4月16日,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也推出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45%的大额存单,起购金额为30万元。招商银行4月17日推出100万元起购的大额存单,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50%;50万元起购的大额存单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45%。
据融360监测,部分城商行也上调大额存单利率,最高的较基准利率上浮52%。
定存利率鲜有动作
银行在定期存款利率方面鲜有动作。四大国有银行官网显示,1年期和2年期的定存年利率仍分别维持在1.75%和2.25%,较基准利率分别上浮17%和7%;3年期定存利率为2.75%,与基准利率持平。
某城商行大客户信贷经理表示,该行没有大额存单产品,但该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原本就比其他银行大额存单利率高,目前定期存款利率没有变化。
“高息揽存向来不是我们银行的策略。目前客户可选择的平台越来越多,存款收益原本就比不上许多理财产品。”深圳某大型股份制银行零售经理表示,“近期我们银行在定期存款方面利率没有太大变动。各家银行的存款产品都是按照基准利率上浮,比如我们银行是上浮30%-40%。只要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定期存款利率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
在存款利率方面,各地自律机制基本上要求上浮幅度不超过50%,也有部分地区要求上限为30%-40%。从各家银行的挂牌利率来看,大多执行20%-30%的水平,上浮比例普遍低于各地自律机制上限。
市场人士预计,即使存款利率上浮上限放开,银行也不会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表示,银行的存款定价需要考量许多因素,不仅仅是利率上限。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剑表示,银行的存款客户实际是分层的。议价地位高的客户,存款定价可能离自律上限较近,银行会用拉高利率的手段去拼抢这类客户。但全行业很大比例的存款是来自议价地位低的散客,稍微调整一下自律上限,不会导致整体存款的实际利率大幅上升。
前述股份行零售经理也认为,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不可能无限制上升。当前银行业的主要盈利方式还是利差。如果利差过度压缩,银行获利就会受到很大损失,所以银行不会进行这类恶性竞争。当然不排除一些中小银行比大银行更为激进。
据某农商行中层管理人员介绍,该行对不同期限定存利率上提的幅度不一样。该行将1年期定存作为主要营销产品,目前1年期定存利率已上浮到顶,较基准利率上浮50%,目的是把客户从理财产品往1年期定存上引流。此外,该行的1年期大额存单较基准利率上浮45%。“但我认为靠高息争存款是不可持续的。一方面,银行内部定价机制决定存款利率不能无限上浮;另一方面,储户在利息下来后也会回归理性,更注重服务、网点、安全性等。”
息差前景总体乐观
对于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也有担忧的声音认为可能导致息差收窄。不过,多位业内人士预计今年银行业息差前景总体乐观。
励雅敏表示,如果考虑存款利率上限渐进式放开的情况,短期内对银行息差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但幅度可控。
东吴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婷婷分析,在银行存款成本上行的同时,资产端贷款的收益率水平也在不断抬升。今年以来,实体企业信贷需求旺盛、表外信贷转向表内趋势持续、信贷额度相对偏紧带来银行业贷款议价能力有所提升。净息差水平是否会提升,主要看存款、贷款利率上行幅度的大小。总体来看,预计今年行业整体的净息差水平将稳中略升,分化持续加大。存款端价格核心仍取决于各家银行的客户稳定性、吸储能力。
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中小银行可能以更高的存款定价吸收存款,从而带动行业存款利率上行,但净息差支撑因素仍然存在。中原证券分析师刘冉认为,一是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将有利于中小银行降低负债端对同业负债的依赖度,因此负债端总体成本上行幅度小于存款成本上行幅度。二是目前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易上难下,将缓冲负债端成本上行,且目前存款成本转嫁到资产端的渠道畅通,部分因存款利率上限放开而提升的存款成本将转嫁至贷款端。三是银行对资产负债的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和科学化,差异化定价策略和理性吸存行为将缓冲存款成本上行。四是市场上已存在较成熟的市场化存款产品,部分利率敏感客户的收益率要求已得到满足,存量存款成本上行压力不大。(记者欧阳剑环实习记者沈圳近日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或放开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目前银行存款利率鲜有动作,但部分银行调高大额存单利率,上调幅度有所区别。业内人士认为,存款利率将渐进式放开,不可能一步到位,短期内或给银行净息差带来负面影响,但幅度可控。
多家银行上调大额存单利率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预计存款利率上限将渐进式放开。中银国际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励雅敏表示,如果央行此时放松对存款上浮区间的管理,主要目的应当是对当前存款与金融市场双轨利差的纠偏,存在一定合理性。但一次性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可能性较小,可能是将存款上浮区间扩大10%,或先行放开居民和企业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
“存款利率调整可能并不是一次性完全放开,而是按照商业银行规模分批进行。目前我们银行在存款利率方面并没有太大动作。”北京地区某中型股份银行零售经理表示。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时获悉,目前已有多家银行调高大额存单利率。其中,建设银行4月14日率先推出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45%的大额存单,认购起点金额为30万元,期限为一个月至一年。4月16日,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也推出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45%的大额存单,起购金额为30万元。招商银行4月17日推出100万元起购的大额存单,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50%;50万元起购的大额存单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45%。
据融360监测,部分城商行也上调大额存单利率,最高的较基准利率上浮52%。
定存利率鲜有动作
银行在定期存款利率方面鲜有动作。四大国有银行官网显示,1年期和2年期的定存年利率仍分别维持在1.75%和2.25%,较基准利率分别上浮17%和7%;3年期定存利率为2.75%,与基准利率持平。
某城商行大客户信贷经理表示,该行没有大额存单产品,但该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原本就比其他银行大额存单利率高,目前定期存款利率没有变化。
“高息揽存向来不是我们银行的策略。目前客户可选择的平台越来越多,存款收益原本就比不上许多理财产品。”深圳某大型股份制银行零售经理表示,“近期我们银行在定期存款方面利率没有太大变动。各家银行的存款产品都是按照基准利率上浮,比如我们银行是上浮30%-40%。只要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定期存款利率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
在存款利率方面,各地自律机制基本上要求上浮幅度不超过50%,也有部分地区要求上限为30%-40%。从各家银行的挂牌利率来看,大多执行20%-30%的水平,上浮比例普遍低于各地自律机制上限。
市场人士预计,即使存款利率上浮上限放开,银行也不会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表示,银行的存款定价需要考量许多因素,不仅仅是利率上限。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剑表示,银行的存款客户实际是分层的。议价地位高的客户,存款定价可能离自律上限较近,银行会用拉高利率的手段去拼抢这类客户。但全行业很大比例的存款是来自议价地位低的散客,稍微调整一下自律上限,不会导致整体存款的实际利率大幅上升。
前述股份行零售经理也认为,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不可能无限制上升。当前银行业的主要盈利方式还是利差。如果利差过度压缩,银行获利就会受到很大损失,所以银行不会进行这类恶性竞争。当然不排除一些中小银行比大银行更为激进。
据某农商行中层管理人员介绍,该行对不同期限定存利率上提的幅度不一样。该行将1年期定存作为主要营销产品,目前1年期定存利率已上浮到顶,较基准利率上浮50%,目的是把客户从理财产品往1年期定存上引流。此外,该行的1年期大额存单较基准利率上浮45%。“但我认为靠高息争存款是不可持续的。一方面,银行内部定价机制决定存款利率不能无限上浮;另一方面,储户在利息下来后也会回归理性,更注重服务、网点、安全性等。”
息差前景总体乐观
对于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也有担忧的声音认为可能导致息差收窄。不过,多位业内人士预计今年银行业息差前景总体乐观。
励雅敏表示,如果考虑存款利率上限渐进式放开的情况,短期内对银行息差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但幅度可控。
东吴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婷婷分析,在银行存款成本上行的同时,资产端贷款的收益率水平也在不断抬升。今年以来,实体企业信贷需求旺盛、表外信贷转向表内趋势持续、信贷额度相对偏紧带来银行业贷款议价能力有所提升。净息差水平是否会提升,主要看存款、贷款利率上行幅度的大小。总体来看,预计今年行业整体的净息差水平将稳中略升,分化持续加大。存款端价格核心仍取决于各家银行的客户稳定性、吸储能力。
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中小银行可能以更高的存款定价吸收存款,从而带动行业存款利率上行,但净息差支撑因素仍然存在。中原证券分析师刘冉认为,一是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将有利于中小银行降低负债端对同业负债的依赖度,因此负债端总体成本上行幅度小于存款成本上行幅度。二是目前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易上难下,将缓冲负债端成本上行,且目前存款成本转嫁到资产端的渠道畅通,部分因存款利率上限放开而提升的存款成本将转嫁至贷款端。三是银行对资产负债的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和科学化,差异化定价策略和理性吸存行为将缓冲存款成本上行。四是市场上已存在较成熟的市场化存款产品,部分利率敏感客户的收益率要求已得到满足,存量存款成本上行压力不大。
(记者 欧阳剑环 实习记者 沈圳)
标签:大额|存单利率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责任编辑:娱乐)
-
宿松融媒讯为弘扬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近日,宿松县妇联、“爱之源”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开展了“爱满松兹·八段锦亲子健康活动”,吸引10余组亲子家庭热情参与。活动通过专业教学,让传统健身功 ...[详细]
-
3月29日,两市股指早盘探底回升,随后维持震荡上扬走势,午后三大股指走势出现分化,沪指小幅走高,连续三日收阳;深成指微涨,创业板指翻绿。行业方面,燃气、煤炭、石油等周期股集体大涨;两市成交量仍较为低迷 ...[详细]
-
3月5日,两市股指大幅低开,沪指跌1%失守35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均大跌近2%;随后三大股指震荡回升,创业板指一度涨逾1%逼近2900点,尾盘再度回落。两市板块多数走强,券商、酿酒等板块领涨;钢铁 ...[详细]
-
7月8日,沪指盘中维持弱势震荡走势,盘中一度跌近1%;深成指盘中回落走低,创业板指表现相对较强,盘中一度涨近2%,午后涨幅明显收窄。两市板块多数走低,酿酒、医药、金融股走势疲弱,军工、半导体、芯片等逆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武晓莉)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商务部将继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支持推动扩大入境消费。自2021年7月份公布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 ...[详细]
-
沪指涨0.84%,创业板指涨近2%,半导体芯片等科技类股走强
1月18日,三大股指全线低开,创业板指一度跌逾1%,盘中震荡拉升,午后再度走高。沪指一度涨逾1%收复3600点,深成指涨幅超1.5%,创业板指涨逾2%,尾盘涨幅有所回落。两市成交额回落至万亿元以内,较 ...[详细]
-
9月13日,沪指盘中维持窄幅震荡上扬态势,尾盘再度拉升;深成指、创业板指盘中冲高回落,随后弱势震荡下探,创业板指跌逾1%失守3200点;两市板块走势分化,煤炭、有色、化工、石油等周期股集体大涨,旅游、 ...[详细]
-
沪指震荡跌0.24%,医药特高压等板块走强,元宇宙概念大幅回落
11月25日,沪指盘中维持窄幅走势,午后一度翻红,尾盘再度回落走低;深成指弱势震荡下探,创业板指午后冲高回落;两市板块走势现明显分化,医药、特高压等板块强势拉升,元宇宙概念大幅下挫;两市成交额仍维持在 ...[详细]
-
宿松县各基层工会积极营造“五一”浓厚氛围 致敬百年工运弘扬劳动精神 宿松新闻网
宿松融媒讯 随着“五一”国际劳动节临近,宿松县各基层工会积极行动,结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重要节点,通过悬挂主题标语、开展特色活动等方式,营造“致敬劳动者·共庆百年工运”的浓厚氛围。“庆祝中华 ...[详细]
-
沪指跌0.44%险守3500点,贵州茅台大涨6%,北向资金净流入近70亿元
2月4日,两市股指早盘震荡回落,午后再度走低,沪指跌幅一度超1.4%,深成指、创业板指大跌约2%。随后在银行、半导体等板块的带动下三大股指跌幅均有所收窄,沪指重回3500点上方,深成指、创业板指跌幅缩 ...[详细]